2017年中國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超過1500億元,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攀升,人工智能企業數量也在不斷增長。但目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存在風險,計算機視覺方面存在人臉識別漏洞等問題;語音識別存在泄露風險,語音助手或成非法監聽重災區。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網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中無人駕駛汽車是風險最高,超六成中國網民認為人工智能或造成失業問題。(《艾媒報告| 2019中國人工智能發展風險預警白皮書 》完整高清PDF版共59頁,可點擊文章底部下載按鈕進行報告下載。)
In 2017,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s "New Gene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Plan" predicted that by 2020, the overal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keep pace with the world's advanced level. The core technolog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exceed 150 billion yuan.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market scale is rising, and the number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terprises is also increasing. However, there are risk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I technology and loopholes in face recognition in computer vision. Speech recognition has the risk of leaking, and voice assistants may become illegal monitoring in disaster areas. According to iiMedia Research data, Internet users believe that driverless cars are the most risky in AI technology, and more than 60% of Chinese Internet users believe that AI may cause unemployment.("iiMedia Report | Chin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Risk Early Warning White Paper 2019" full version has 59 pages. You can download the report by clicking the download button at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
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
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備受國家重視
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未來將不斷攀升
2017年中國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超過1500億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和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核心技術規模超過4000億元。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鏈全面落地
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發展受限于框架條件
作為必備基礎的大數據 風險存在于各個階段
深度學習是人工智能的基礎技術之一,深度學習算法的實現基于海量的數據。反過來,數據的質量又決定了深度學習模型的最終實現效果。
深度學習系統本身面臨多種安全威脅
人臉識別技術存在漏洞或將導致安防失效
語音小助手的傳感器可作為監聽設備使用
語音小助手是現階段受歡迎的人工智能應用之一,開發商更看重語音助手的便捷性和靈敏性,往往對語音助手的安全性有所忽略,這其中包括識別人耳聽不到的聲音和各智能助理相互間的語音識別。
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應用的風險
人工智能推動了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為智慧校園的建設提供了助力。目前在大學階段的部分等級考試中已經應用了人臉識別技術,部分校外輔導機構也運用了人工智能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定制化學習攻略。
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人工智能對人類現存法律倫理的挑戰
58.1%的中國網民愿意嘗試無人駕駛汽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58.1%的中國網民愿意嘗試無人駕駛汽車。
64.1%的中國網民認為人工智能是存在風險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64.1%的中國網民認為人工智能是存在風險/安全威脅的。
中國網民對人工智能風險認知尚不全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40.3%的網民認為人工智能帶來的最大危害就是個人信息泄露,其比重相對較高。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網民現階段對人工智能存在的危害認知尚不全面。
41.4%的網民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是風險最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41.4%的網民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是現階段風險最高的人工智能產品,其次是智能攝像頭(40.9%)和指紋鎖(38.1%)。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攝像頭和指紋鎖都是與人類近距離接觸且能產生直接效果的人工智能產品,這類產品無論是否存在技術不足,都與人類的利益攸兮相關。
超六成中國網民認為人工智能或造成失業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45.0%的中國網民認為人工智能可能造成失業,18.5%的網民則認為人工智能非常有可能造成失業。
超過一半網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存在小程度的歧視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59.9%的中國網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存在歧視性問題,但是程度較小。
網民認為人工智能對人類構成威脅的原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網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會引發大數據信息泄露,占比達38.6%。其次是人工智能或使得人類生存能力降低,占比為31.6%。
人工智能技術未來將獲得更多重視和發展機會
大數據保護將引起全面重視 或成未來焦點
教育和技術的共同進步才能維護人類的優勢地位
請回復有價值的信息,評論需要審核后進行展示,請勿重復提交。